文|馒头
编辑|江娱迟
前言
近期医保政策迎来一次大革新,全国统一标准实施,引起大家激烈的讨论。
本次医保改动,不只针对医院,更能让所有参保人员都能体会到真实的变化。
改动之后,大家看病、住院、拿药,甚至是报销,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医保买药
以前医院之间的规定不一样,这边能报的那边却报不了,那边报销的幅度又和这边又不一样。
但现在国家一刀切全整改,统一目录统一标准,杜绝这种乱象的发生。
可省心是省心了,本次这么大规模的医保改革,会不会影响老百姓看病呢?
社会保证
医保新规有哪些变化?
就在8月15日,国家医保局公布了按病种付费的新管理办法,进一步提升医保支付规范化水平。
医保新规从多维度对医保政策进行了调整与优化,给参保人带来诸多新变化。
在住院报销方面,全国各统筹地区对住院起付标准进行统一调整。
以三甲医院为例,职工医保起付线从900元降至700元,城乡居民医保从900元降至700元。
中国医疗保障
报销比例也显著提升,三甲医院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从75%提高至80%,城乡居民医保从65%提高至70%,退休人员在此基础上再增加5个百分点。
异地就医政策也同步优化,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可直接享受参保地同等报销待遇,异地转诊患者的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。
这一系列调整,大大减轻了参保人住院的经济负担,让患者能够更安心地接受治疗。
药品保障方面,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新增91种药品,覆盖肿瘤、罕见病、慢性病等多个领域。
医保服务
像ALK突变肺癌靶向药实现全线报销,预计每年能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。
同时国家医保局推行药品追溯码全场景应用,参保人扫码即可查询药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流程信息,确保用药安全。
电子处方流转纳入监管后,“双通道”药品患者无需再持纸质处方,通过电子平台就能在定点药店购药,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购药。
基层医疗建设也取得新进展,全国所有行政村实现至少一家医保定点村卫生室全覆盖。
医保平台
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保报销,村卫生室还配备了国家集采药品,价格平均降幅超50%,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常见病患者购药更加便捷、实惠。
这一举措,真正做到了将医疗保障服务延伸到最基层,方便了广大农村居民就医。
这些医保新规的变化,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医疗保障事业的重视,但之前已经有了DRG和DIP,为啥还要这么整改?
DRG支付机制
补足与弥补
自2019年DRG(诊断相关组)和DIP(病种分值付费)试点推行以来,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矛盾。
部分医院为应对成本压力,出现了一些不合理行为。
例如“推诿重症患者”,一些重症患者被医院以各种理由拒绝收治,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治疗。
“分解住院”现象也较为突出,像某三甲医院将本应一次完成的心脏手术分拆为两次住院,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就医负担,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。
新闻报道
还有“轻症高编”,即过度治疗、过度用药的现象,把轻症病例编为重症病例以获取更多医保支付。
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,2024年DRG/DIP试点地区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2%,远超人口老龄化增速,反映出部分医院存在“冲量”式医疗扩张的问题。
医院药房
针对这些问题,医保局推出了三重保障机制。
第一是建立特例单议制度,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、费用超过DRG组支付标准1.5倍的重症病例,单独启动专家评审,避免因DRG/DIP的统一标准而导致重症患者的合理医疗费用被拒付,保障了重症患者的权益。
再有就是实施预付金制度,2025年一季度向全国医疗机构预付医保基金723亿元,缓解了医院的垫资压力,确保医院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会因资金问题而受到限制。
此外还设立了结余共享机制,医疗机构通过优化治疗流程产生的医保结余,可按50%比例留用,用于设备升级或人才培养,避免医院为了控费而过度减少必要的医疗服务。
祝愿机制
所以说白了医保新规,就是针对DRG/DIP推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托底。
通过一系列保障机制和地方成功实践经验,在控费与保障患者权益之间寻求平衡,促进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合理化,让医保基金能够更高效、更公平地使用。
那新规实施之后,老百姓看病会有哪些变化?
医院
便民利民
根据央视的报道,在2024年我国医保参保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3.27亿人,人数还在不断上涨。
所以医保可以说是全民的服务政策,是老百姓健康生活的根本,所以新规的变化与影响对老百姓来说尤为重要。
央视发文
医保新规从多个场景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,尤其是在住院费用方面,减负效果显著。
比如职工医保患者在三甲医院住院10天,合规费用1万元,按旧政策自付3250元,新规实施后自付降至2000元,降幅达38%。
城乡居民医保患者在三级医院住院,报销比例从60%提升至70%,这使得老百姓在住院治疗时,经济负担大大减轻,能够更安心地接受治疗。
农村诊所
异地就医变得更加便捷,实现“一码通行”。
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类风湿关节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,全国98%的三级医院已接入系统。
患者只需在参保地完成资格认定,即可持医保电子凭证在异地直接结算,无需再垫付数万元药费,解决了异地就医报销繁琐、资金垫付压力大的问题。
医疗手术
基层就医实现“家门口报销”,全国40万个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,配备集采药品后,阿莫西林、二甲双胍等常用药价格降至1元/天。
高血压患者在村卫生室就诊,可享受“两病”门诊用药报销,年度最高报销800元,较此前提高33%。
这方便了广大农村居民和城市周边居民就近就医,减少了奔波之苦,降低了医疗成本
医疗报销
对于重症救治,新规提供了坚实的“兜底保障”。
针对肿瘤、器官移植等高额治疗,建立“双通道+特例单议”双重保障。
对超出DRG支付标准的肝移植病例,还可启动特例单议,额外获得30%费用补偿,确保重症患者不会因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。
医保改革
结语
医保新规切实从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出发,在住院、就医、用药等多个关键场景带来积极变化,提升了老百姓医疗保障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新规的实施,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,这些变化将深远影响我国的医疗格局。
未来随着医保政策的持续推进与完善,相信会有更多人从中受益,向着全民健康的目标不断迈进。
[免责声明]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
信息来源:杭州日报 2025-08-16 医保新规严禁医院“赶病人” 按病种付费后,50种手术24小时搞定
环球网 2025-08-16 两年一次!医保“打包付费”将实行动态调整
标签: #热点